父母需練習的「情緒課」

我們常常會很自然的認為,發生親子衝突時,父母需學習「詢問→傾聽→引導→解決孩子的情緒。」

父母的情緒,是親子關係的最大關鍵。

 被孩子的行為激怒時,首先要處理的不是孩子的問題,而是父母本身的情緒,然後才能化解衝突。

吼得比孩子大聲,未必就會「贏」;說話「有分量」比「高分貝」更能讓孩子服氣!

麗山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中崙兼職實習心理師/高中輔導老師/許豔秋

網路成癮相關新聞頻傳…

繭居兒日增 沉迷網路、拒學」

「沈迷網遊3年上高中難融入」

通宵打電玩 資優生跪坐電腦桌前猝逝」

沉迷網路遊戲3年產幻覺?高一男:大家都說我壞話」

青少年求診精神科 半數是網路成癮」

網路成癮列WHO精神疾病 教部辦研討會談預防措施

青少年沉溺於網路在臺灣一種青少年次文化,網路成癮衍生的相關議題是連教育當局都需思考處理的棘手問題,更是全球化議題 

◎認識網路成癮

麗山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積極暫停區」並不是處罰孩子的地方,而是一個讓孩子與大人有情緒時可以冷靜自己的安全區域。大人就算要跟孩子討論,也要等到他情緒穩定後才進行。所以當一個人在「積極暫停區」時,其他人應該要尊重他、不打擾他。

麗山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防疫期間若是停課在家,該如何持續運動?如果不能出門,又該如何規劃室內運動?

麗山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文章標籤

麗山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免費心理衛生講座】第二彈
講座快訊《家有迷網少年》📣📣📣

文章標籤

麗山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電視常有災難新聞、或打人暴力畫面,孩子看到了嗎?孩子如何反應?大人又該如何跟孩子說不好的事?

資訊發達的時代,一個小視窗或螢幕打開,隨時都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新聞,有些重大事件免不妨被孩子閱聽到,可能是驚悚的、可能是駭人聽聞的、抑或是悲傷的…,我們要如何讓孩子適當地接收這些訊息?又不會引起不適切的心理反應?美國心理學會(APA)與美國醫學會小兒科期刊(JAMA Pediatrics)分別在2015年與2017年各自發表相關文章,教我們如何跟孩子談論負向或災難相關新聞。以下是心理特攻隊幫大家整理的訊息,讓我們能夠安心地跟孩子討論任何事情。

文章標籤

麗山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防疫當前 照顧孩子情緒】

相信各位家長都會因為武漢肺炎疫情,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危。但當你被擔憂困擾時,有沒有想到孩子一樣都會受到困擾 🤢 ,影響精神健康🤧

文章標籤

麗山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


文章標籤

麗山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近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引起了社會高度的關注,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呼籲,除了適時配戴口罩、勤洗手,做好自身防護以外,也要維持作息正常及身心的穩定,如果自己或身旁親友出現了異常的負向情緒與壓力反應,可向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尋求支持或轉介,在疫情來襲時穩定身心。
看著新聞中輪迴播報的疫情快訊,以及社會大眾搶購防疫物資的消息,整個社會似乎都籠罩在緊張不安的氛圍中。臺北市衛生局表示,一般人在遭遇、目擊或聽聞突發危機事件時,均有可能產生暫時性的壓力反應,譬如:疲勞虛弱、惡夢頭痛、胸悶心悸、胃口差等生理反應,以及擔憂害怕、感傷憤怒、情緒起伏等情緒反應,這些都是正常的、不用過度驚慌。
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廖怡玲臨床心理師亦提出建議,只要跟著「心情小夥伴安心5法寶」,就能慢慢恢復以往的心理狀態(如附圖)。
:學習一些適合自己的紓壓技巧,舒緩身「心」是要角
:理解接納事件引發的情緒反應,心「情」焦慮也還好
:避免接收過多令人恐慌的資訊,新聞「小」報可以少
:定時吃飯睡覺恢復生活秩序感,生活規律作「夥」找
:聯絡親朋好友互相關心與支持,電話陪「伴」免煩惱
但是如果市民朋友出現下述二種情況之一,則最好能儘快尋求專業人員協助,或是與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連絡。

文章標籤

麗山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