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防疫期間若是停課在家,該如何持續運動?如果不能出門,又該如何規劃室內運動?

COVID-19(武漢肺炎)疫情大爆發,全球有近9億學生停課,連帶也影響家庭日常生活。台灣雖然還沒有到大停課階段,但是許多家庭,可能對愈來愈多的各種「停」不知所措——學校停課、運動中心停開、各種活動停止進行。如果孩子停課在家,家長在家上班,在各種設施陸續關閉的情況下,要如何讓孩子「放電」,避免孩子們一整天宅在家裡,精力大爆發?整理國外媒體《華盛頓郵報》等專家建議如下:

家有學前兒

許多家有小小孩的家長都在問:防疫期間,還能不能讓孩子們相約遊戲?

美國醫療專家指出,目前看來小小孩多為新冠病毒帶原者,意即他們自己不會發病,但很容易感染病毒並將之傳染給周圍的成人。所以不能讓孩子們相約遊戲,這是為了保護家長自己和家裡的年長者。

一旦停課,時間長了,孩子們一定坐不住,急於和朋友見面。但是為了健康管理,大人要堅持原則。

那麼,還有什麼安全的運動或者戶外活動選項呢?波士頓醫學中心小兒科醫師、三子之父傑克·梅普樂(Jack Maypole)說:「可以一起騎腳踏車、快走、跑步。」不會讓孩子之間肢體接觸的戶外活動,都是安全的。

家有小學生

讓小學生發洩精力的方法,不限於外出跑跳,梅普樂醫師說,最好的方法其實是規劃固定時間表,讓小學生集中精力在一個任務(例如畫一幅畫、玩一盤桌遊)上一段足夠長的時間,然後休息一下,再進行下一個任務,間中安排肢體活動。

拉什大學醫學中心免疫及過敏科醫師瑪哈·瑪達賓尼亞(Maha Mahdavinia)本身有兩個9歲和6歲的孩子,她指出只要不與他人共用器材的運動,都是防疫期間適合小學生的運動。例如騎車就很理想。至於公園的遊戲區,因為遊戲器材可能有很多小孩觸摸過,又沒有專人負責消毒,最好避免。

家有青少年

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兩位公共衛生教授凱瑟琳·霍斯特(Katherine Hoerster)和多里·羅森伯格(Dori Rosenberg)聯名投書《西雅圖時報》,呼籲大眾防疫期間更應該多運動,尤其是如果孩子已經夠大、外出不會東摸西摸、也不再需要玩公園的遊戲器材,戶外運動其實更安全,反而應該避免室內運動,例如上健身房、打保齡球,或者一整天宅在家裡。

運動不用複雜,例如健走就是很好的運動。「健走既是運動,也是治療,」霍斯特和羅森伯格寫道:「而且出門走走,你還可以遠遠地向鄰居打招呼,在不近距離接觸處的前提下,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聯繫,有助非常時期的心理健康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麗山國小輔導室 的頭像
    麗山國小輔導室

    臺北市麗山國小輔導園地

    麗山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